寫給有要來"德國 3大文明地標"的朋友參考~~
1. 德國 3大文明地標(參考 wiki 名稱說明)
①科隆主教座堂(德語:Kölner Dom,全名:Hohe Domkirche St. Peter und Maria),也稱科隆大教堂
②路德城維滕貝格(德語:Lutherstadt Wittenberg),通稱維滕貝格(Wittenberg),小菜稱維滕堡教堂
③紐倫堡審判(英語:Nuremberg Trials,德語:Nürnberger Prozesse,或稱紐倫堡大審)
2.維滕堡教堂 交通:
①DB ICE 1等座:從柏林Berlin Hbf → Lutherstadt Wittenberg,約 41~43分;或從萊比錫Leipzig Hbf → Lutherstadt Wittenberg,約 28~30分
②49歐月票:從Lutherstadt Wittenberg 換乘 BUS 300、301、X2等 → Wittenberger Marktplatz,約 13~18分;或換乘 RB → Altstadt + 步行 → Wittenberger Marktplatz,約 10~16分
③散策:Lutherstadt Wittenberg → Luther 1517 - Wittenberg 360 ° → Lutherhaus Wittenberg → Altstadtsilhouette → Melanchthonhaus → Stadtkirche St. Marien zu Wittenberg(城堡教堂) → Wittenberger Marktplatz →Schlosskirche Lutherstadt Wittenberg(諸聖堂),閒逛時間約 60~120分
3.維滕堡大教堂 故事(參考得到app 林楚方 文明地標30講 & 世界這麼大,帶你去看看):
①史上最牛的公開信
維滕堡是一座德國中東部的小城,離柏林不遠。從維滕堡火車站出來,一眼就能看到一個寫滿觀光路標的指示牌,上面一半地標都和馬丁·路德有關。維滕堡你可能不熟,但馬丁·路德這個人肯定不陌生。說到這兒你大概猜到了,我們接下來說要的內容跟宗教改革有關。
要帶你去的地方,是小城中心的城堡教堂,有的地方也叫它諸聖堂。經歷過重建,和 500年前相比,教堂最大的變化就是一扇側門從木頭的變成了青銅的,被一道黑色鐵柵欄圍起來,門上密密麻麻刻著文字。這段文字,就出自馬丁·路德之手。
時光倒回到1517年10月31日,據說這些字最初寫在羊皮紙上,被路德神父用錘子釘在門上,後世人們把它叫作《九十五條論綱》。你可以把它看成一封公開信,就是這封信,拉開了現代世界的帷幕。
我猜,路德當時恐怕也沒有想到,自己貼在教堂門上的一張紙,竟然引發了基督教的大分裂。問題真有這麼嚴重嗎?先說說這封公開信。
它原來的名字叫《關於贖罪券效能的辯論》,贖罪券你大概聽說過,它起源於十一世紀,最初跟苦行贖罪的基督教思想有關。
到了十三世紀,教廷有了理論創新,聲稱耶穌為世人贖罪做了無限功德,聖母和聖徒的功德也超出了拯救他們自己靈魂的所需,這些多餘的功德都放在天國的巨大寶庫裡,教皇可以把它轉讓給信徒。
到了教皇本篤十二世,居然開始給人間的罪行明碼標價,後來甚至還出現教皇為了斂財大量印製贖罪券,雇人推銷叫賣的事。
前後幾百年,贖罪券發展到這個樣子,連教會內部的人都看不下去了,比如馬丁·路德。路德是什麼人?他不光是神父,還是神學博士兼大學教授。於是他在城堡教堂的門上,貼出了這封公開信,反對贖罪券的功效被過分誇大。路德自己也沒想到,這竟然會導致一場巨大變革的到來。
提醒你,雖然馬丁·路德後來創立了基督教的路德教派,但你千萬別把《九十五條論綱》當作搞分裂的戰鬥檄文。
其實你今天去讀《九十五條論綱》原文,會發現路德的措辭相當溫和,幾乎類似於咱們中國的“只反貪官,不反皇帝”。他只是希望教會能取消贖罪券,並沒有反對教皇的言論。而且他遵守當時的學術規範,信是拿拉丁文寫的,一般老百姓根本看不懂。
再說,維滕堡也只是個小城市,路德當時不過是個基層神父,這封信最多也就相當於給總部諫言、提意見。它怎麼引發了後來那麼大的震盪呢?
②基督教世界的大分裂
說到底,路德只是壓斷駱駝脊樑骨的最後一根稻草,歐洲社會苦教會久矣。怎麼個苦法?
第一,老百姓為經濟負擔苦。本來中世紀初期生產力落後,教會需要生存,人們也離不開教會的關照和引導,贍養教會也就逐漸變成了義務。
但發展了將近1000年,教會已經積累了大量世俗財富,變得越來越腐敗。作為教會主要收入來源的什一稅,更成了人們不滿和抵制的主要目標,再加上贖罪券的負擔,情緒可謂“一點就著”。
第二,“異端思想”苦。教會擁有《聖經》獨家解釋權,誰敢跟它不一致就是異端。十三世紀的反對異端運動帶來了極大的社會恐怖,宗教裁判所燒死布魯諾這種事,曾經大規模發生過。被迫害的,不但有女巫和魔法師,也有獨立思考的知識份子。
第三,國王也苦。中世紀歐洲的國王也很悲催,王位合法不合法,教會說了算,教會不給他加冕,他就得位不正。膽敢反抗會更慘,教會會把他開除教籍,身邊的人立馬會跟他劃清界限,老百姓也不交稅,國王就沒法當了。
最著名的是德皇亨利四世,為求得教皇的原諒,在冰天雪地裡光著身子跪了幾天幾夜。想想看,憋屈吧?
各個階層都苦,各種不滿情緒不斷積累,大家只是敢怒不敢言。突然,馬丁·路德貼出這麼一篇充滿學術味道的辯論帖,當然很容易受到各個階層的贊同。
我還要提醒你一個技術背景,馬丁·路德貼出《九十五條論綱》是在1517年,這時候離古騰堡發明現代印刷技術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,德意志地區的印刷業尤其發達。於是不到兩個星期,這篇文章就傳遍了德意志地區;又不到兩個星期,散佈到整個西歐,翻譯成了多國語言。
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開始失控了。由於《論綱》在西歐的瘋狂傳播,贖罪券銷量驟減,破了主教的財路,這下路德被告到了羅馬教廷。在公開審判的辯論中,路德雄辯地闡述自己的觀點,進一步觸發了人們對教會的不滿,加速了自己思想的傳播,由此他跟羅馬教廷漸行漸遠。
路德後來開宗立派,發展出路德教派,核心思想四個字,“因信稱義”。什麼意思呢?簡單說主要是兩條:
第一,強調《聖經》的最高權威,它是信仰的唯一源泉和準則。
第二,上帝面前人人平等,每個基督徒在教會中都有平等的地位和權利。
後來路德又補了一刀,《聖經》之前在歐洲都是拉丁語版本,一般老百姓根本看不懂。他乾脆把《聖經》翻譯成德文,又借助當時新發明的印刷機的力量,很快,《聖經》就大大普及了。
這對教會來說太致命了,教會能合法存在、合法斂財,就是因為它充當了上帝和信徒的仲介,壟斷了對《聖經》的解釋權。如果每個人都可以通過《聖經》直接跟上帝聯繫,教會還有什麼用?走向分裂是必然的。
在當時的環境下,對教會不滿的不止路德一個人。於是受到他的激發,各種新教教派紛紛成立。你可能對什麼路德教派、加爾文教派、清教這些名詞不是太分得清,簡單梳理一下:
.路德在維騰堡創立了路德宗,活躍在德意志地區;
.受路德影響,加爾文在瑞士開創了加爾文宗,在瑞士、荷蘭、英國影響最大;
.英國又比較特殊,國王和教皇鬧掰也搞新教改革,成立了“國教會”,屬於新教;
.那清教徒是什麼呢?是英國新教中最虔誠的一撥人,被其他教徒排斥,他們中的一批人就跑到美洲,建立了美國。
措辭溫和、充滿書生氣的《九十五條論綱》引發的僅僅是教會的分裂嗎?遠不止於此。
③為什麼這裡是現代世界的起點
麻省理工媒體實驗室主任伊藤穰一有本新書叫《爆裂》,他提出一個觀點:湧現大於權威。
用這個觀點看宗教改革:改革之前,歐洲社會是以教會為中心,構造的自上而下的權威體系;改革之後,教會的權威被摧毀了,每個人都有權自下而上地和上帝交流。
這個湧現的過程,最終帶來了整個社會結構的突變。
一方面,因為反對贖罪券和什一稅,大量被教會壟斷的財富回到了世俗社會,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。
而且我們知道,原始基督教教義歧視富人,所謂富人進天堂比駱駝穿過針眼還難。而新教認為,人間財富都是上帝的,你賺錢不是為自己,是為了幫上帝保管財富,賺錢越多就越能榮耀上帝。
這一解釋可不得了,本來賺錢就是人的天性,新教還賦予它信仰的力量,那還不拼命賺錢。但你要注意,真正的資本主義精神是只賺錢不享受。
你中學學過葛朗台的故事吧?這樣你就能夠理解,為什麼葛朗台有那麼多錢但一個子都捨不得花,他就是新興資產階級。你可以討厭他,但資本主義大發展,需要的恰恰就是這種努力賺錢但很少消費的人。馬克思·韋伯的《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。
另一方面,宗教改革打破了教會的精神壟斷,人們的思想得到了解放,人文主義、科學精神也隨之得以成長。
5.補充說明:
①人間煙火。未完待續~~
②
③
FB圖文版: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